2021-07-05 / 693
美团最近一系列纠纷,股价剧烈波动。周一,超过10%的股价收盘,成为4月2日以来单日最大涨幅。上周五收盘后发布的季报明显把这个拉了出来。美团上交了什么样的成绩单?最近外卖佣金政策的调整会对其盈利趋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年一季度,美团外卖、店内、酒游等主营业务收入同比翻番。但考虑到去年一季度疫情最不确定的时候,运输能力有限,店内白酒出行基本停滞,导致数据的同比价值有所折扣。只能说美团的业务在疫情过后恢复很快,在Q1淡季维持了4Q20和3Q20的营收水平。
其中,除了城市大规模开放、补贴、开仓导致的社区电商大规模投入(该业务对三线及以下市场有显著的新效应,对美团年新增交易用户数量贡献很大,同比1亿,环比6000万),其基本外卖业务仍是最受关注的。
年一季度,美团外卖的接收率(来自GMV的平台收入)为,高于去年一季度,但基本保持在2018-2020年的水平,变化不大。这个变现率主要由两部分产生:大部分是佣金,其余是商家的广告推广费。
从外卖的营业利润(1亿元)和外卖交易数量(1亿笔)来看,美团一季度平均外卖产生的营业利润约为人民币。由于港股的财务报告在其营业利润中包含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和其他收益,因此其实际利润会略有折现。均价不到4毛,在整个电商行业(利润空间)基本排在最后,尤其是和淘宝、JD.COM等实体电商相比。
总体而言,占美团收入份额最大的外卖业务,由于毛利率增加,自2019年以来已达到盈亏平衡,近两年仍处于低利润状态。即使按照王兴的假设,平均每天1亿的外卖订单和每份1元的利润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十年外卖,单位平均利润不到4毛钱。按照这个时间效率,可能还需要十年才能达到单位一件的目标。这背后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情况,其盈利后劲如何?
我们来对比一下美团的外卖和美国外卖平台Grubhub。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流动性还是毛利率,美团的外卖都明显低于海外同行。具体拆分方面,国内一线外卖平台佣金率过去一直保持在20%左右;Grubhub收取大约20%的送货费和基本佣金。商家要想推广,还需要四个广告费,加起来明显比国内高。
一位中国网友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他在美国连续订了五个月的外卖,比平时去同一家店要贵50%。美国餐饮咨询机构Pentallect分析了餐厅用餐和外卖的成本结构(图)。餐单包括主食和饮料,共计30美元,商家毛利高达美元;然而,外卖订单假设没有订购饮料,费用为25美元。送货成本和包装成本基本等于食品成本,商家毛利降到25美元。
因此,部分海外商家更愿意承担业绩成本。Grubhub的订单大概有一半是商家自己发货的,以前欧洲外卖平台的订单大概有4/3是商家自己发货的。平台还想承担更少的分销成本,这样就可以从订单匹配中赚钱,获得类似广告的高毛利率。国外外卖平台毛利率高,能保持多年利润,与此密切相关。员工
在流量方面,商家成本一般由促销费用和销售佣金两部分组成。为了应对竞争,平台可能会采取降低佣金的政策,这是一种监管。看似拿走的销量少了,但电商的生命就是流量,大部分商家还是要花钱买流量,才能在全国市场脱颖而出,维持业务平衡。这部分费用虽然不叫佣金,但也是商家出的。这也是电商毛利率和利润率高于外卖的原因,虽然佣金率低。
在中国,美团、饿了么等社会运力承担了大部分餐饮外卖表演任务。美团外卖向商家收取的佣金大部分用于支付骑手的工资。据其年报显示,2020年餐饮外卖佣金收入586亿元,骑手成本486亿元(占83%)。这个数字是什么意思?国家统计局2019年农民工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4427元。以江西为例,2019年农民工1111万,理论月薪491亿,大致相当于美团骑手的年薪。
估计美团外卖的利润率更多的是靠自己承担配送的商家来支撑是合理的。这种情况类似于Grubhub的半单,平台赚取信息匹配收入。但这种商业模式在中国无法规模化,依靠社会化的运力是更现实的选择。
美团外卖最近制定了新的佣金规则,将之前的单费率模式(约20%)划分为多层模式,包括两大部分:技术服务费(相当于订单匹配费,佣金比例大致等于)绩效服务费。其中,绩效服务费细分为3公里以内的起步价加公里的单价递增费(类似于邮寄包裹的续重)。按照
的说法,那些单价低(商家毛利空间小)、配送距离长的订单对于商家来说并不是很划算,而长度在3公里左右的订单,尤其是客户单价高的订单,由于集中表现提高了效率,通过技术服务费的固定低佣金率()将部分成本增加“锁定”,对部分商家有利。总的来说,调整后的佣金率和原来的20%佣金率没有明显的成本差距,后续要看商家的反应。
收费项目透明的背后有一双“看不见的手”,鼓励商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配送方式。单次绩效服务费可以和商家其他分配方式的成本进行对比。同时鼓励高ASP(单个平均售价)订单的产生,加速商家的分层和结构调整整。
倘若消费者就想点一家距离较远的餐厅的外卖,那么他可以选择“全城送”、甚至“美团跑腿”,需要支付比常规配送更高的配送费,相当于他们为商户分担了一部分成本。但这类用户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用户属于配送费敏感型,当四成左右的餐饮外卖订单均价在20元上下时,从消费者端收取更多配送费的想法就不太现实。
上述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美团外卖的“微利状态”,这种微利状态是由外卖模式自然决定,也是维持现状最合理的状态。如果利润率过高,一方面商户苦不堪言,另一方面会吸引更多竞争者进入,抄后路,打价格战。当年亚马逊在规划硬件领域时放弃手机方向,就是因为管理层认为苹果手机的利润率过高,未来市场竞争会非常激烈,而Kindle阅读器的利润率很低,主要靠内容赚钱。所以不关注变现和不关注盈利背后,也有理性的数据支撑。
一个现象是,现在没有任何地方性的、区域性的中小型餐饮外卖平台挑战美团、饿了么这种全国性的平台,是因为缺乏规模效应,根本赚不到钱。但生鲜领域就不一样,在大型生鲜电商、社区团购背后,在三线市场存在很多地方性的、作坊性的田间地头配送者,他们会把每天的蔬菜单发在朋友圈或微信群里,消费者通过微信、短信或电话下单,第二天集中配送一个很小范围的区域,收取7元左右的配送费,也能经营下去。
既然餐饮外卖也是服务一个个小区域,那美团这种全国性平台的价值是什么?除了靠规模效应经营下去外,以标准化服务满足部分人口流动状态(出差大军)的用餐需求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规模。用户在一站式平台上的留存率与协同效应是衡量平台价值的重要依据。
微利美团从何而来?
2021-07-05 / 693
美团最近一系列纠纷,股价剧烈波动。周一,超过10%的股价收盘,成为4月2日以来单日最大涨幅。上周五收盘后发布的季报明显把这个拉了出来。美团上交了什么样的成绩单?最近外卖佣金政策的调整会对其盈利趋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年一季度,美团外卖、店内、酒游等主营业务收入同比翻番。但考虑到去年一季度疫情最不确定的时候,运输能力有限,店内白酒出行基本停滞,导致数据的同比价值有所折扣。只能说美团的业务在疫情过后恢复很快,在Q1淡季维持了4Q20和3Q20的营收水平。
其中,除了城市大规模开放、补贴、开仓导致的社区电商大规模投入(该业务对三线及以下市场有显著的新效应,对美团年新增交易用户数量贡献很大,同比1亿,环比6000万),其基本外卖业务仍是最受关注的。
年一季度,美团外卖的接收率(来自GMV的平台收入)为,高于去年一季度,但基本保持在2018-2020年的水平,变化不大。这个变现率主要由两部分产生:大部分是佣金,其余是商家的广告推广费。
从外卖的营业利润(1亿元)和外卖交易数量(1亿笔)来看,美团一季度平均外卖产生的营业利润约为人民币。由于港股的财务报告在其营业利润中包含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和其他收益,因此其实际利润会略有折现。均价不到4毛,在整个电商行业(利润空间)基本排在最后,尤其是和淘宝、JD.COM等实体电商相比。
总体而言,占美团收入份额最大的外卖业务,由于毛利率增加,自2019年以来已达到盈亏平衡,近两年仍处于低利润状态。即使按照王兴的假设,平均每天1亿的外卖订单和每份1元的利润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十年外卖,单位平均利润不到4毛钱。按照这个时间效率,可能还需要十年才能达到单位一件的目标。这背后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情况,其盈利后劲如何?
我们来对比一下美团的外卖和美国外卖平台Grubhub。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流动性还是毛利率,美团的外卖都明显低于海外同行。具体拆分方面,国内一线外卖平台佣金率过去一直保持在20%左右;Grubhub收取大约20%的送货费和基本佣金。商家要想推广,还需要四个广告费,加起来明显比国内高。
一位中国网友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他在美国连续订了五个月的外卖,比平时去同一家店要贵50%。美国餐饮咨询机构Pentallect分析了餐厅用餐和外卖的成本结构(图)。餐单包括主食和饮料,共计30美元,商家毛利高达美元;然而,外卖订单假设没有订购饮料,费用为25美元。送货成本和包装成本基本等于食品成本,商家毛利降到25美元。
因此,部分海外商家更愿意承担业绩成本。Grubhub的订单大概有一半是商家自己发货的,以前欧洲外卖平台的订单大概有4/3是商家自己发货的。平台还想承担更少的分销成本,这样就可以从订单匹配中赚钱,获得类似广告的高毛利率。国外外卖平台毛利率高,能保持多年利润,与此密切相关。员工
在流量方面,商家成本一般由促销费用和销售佣金两部分组成。为了应对竞争,平台可能会采取降低佣金的政策,这是一种监管。看似拿走的销量少了,但电商的生命就是流量,大部分商家还是要花钱买流量,才能在全国市场脱颖而出,维持业务平衡。这部分费用虽然不叫佣金,但也是商家出的。这也是电商毛利率和利润率高于外卖的原因,虽然佣金率低。
在中国,美团、饿了么等社会运力承担了大部分餐饮外卖表演任务。美团外卖向商家收取的佣金大部分用于支付骑手的工资。据其年报显示,2020年餐饮外卖佣金收入586亿元,骑手成本486亿元(占83%)。这个数字是什么意思?国家统计局2019年农民工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4427元。以江西为例,2019年农民工1111万,理论月薪491亿,大致相当于美团骑手的年薪。
估计美团外卖的利润率更多的是靠自己承担配送的商家来支撑是合理的。这种情况类似于Grubhub的半单,平台赚取信息匹配收入。但这种商业模式在中国无法规模化,依靠社会化的运力是更现实的选择。
美团外卖最近制定了新的佣金规则,将之前的单费率模式(约20%)划分为多层模式,包括两大部分:技术服务费(相当于订单匹配费,佣金比例大致等于)绩效服务费。其中,绩效服务费细分为3公里以内的起步价加公里的单价递增费(类似于邮寄包裹的续重)。按照
的说法,那些单价低(商家毛利空间小)、配送距离长的订单对于商家来说并不是很划算,而长度在3公里左右的订单,尤其是客户单价高的订单,由于集中表现提高了效率,通过技术服务费的固定低佣金率()将部分成本增加“锁定”,对部分商家有利。总的来说,调整后的佣金率和原来的20%佣金率没有明显的成本差距,后续要看商家的反应。
收费项目透明的背后有一双“看不见的手”,鼓励商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配送方式。单次绩效服务费可以和商家其他分配方式的成本进行对比。同时鼓励高ASP(单个平均售价)订单的产生,加速商家的分层和结构调整整。
倘若消费者就想点一家距离较远的餐厅的外卖,那么他可以选择“全城送”、甚至“美团跑腿”,需要支付比常规配送更高的配送费,相当于他们为商户分担了一部分成本。但这类用户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用户属于配送费敏感型,当四成左右的餐饮外卖订单均价在20元上下时,从消费者端收取更多配送费的想法就不太现实。
上述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美团外卖的“微利状态”,这种微利状态是由外卖模式自然决定,也是维持现状最合理的状态。如果利润率过高,一方面商户苦不堪言,另一方面会吸引更多竞争者进入,抄后路,打价格战。当年亚马逊在规划硬件领域时放弃手机方向,就是因为管理层认为苹果手机的利润率过高,未来市场竞争会非常激烈,而Kindle阅读器的利润率很低,主要靠内容赚钱。所以不关注变现和不关注盈利背后,也有理性的数据支撑。
一个现象是,现在没有任何地方性的、区域性的中小型餐饮外卖平台挑战美团、饿了么这种全国性的平台,是因为缺乏规模效应,根本赚不到钱。但生鲜领域就不一样,在大型生鲜电商、社区团购背后,在三线市场存在很多地方性的、作坊性的田间地头配送者,他们会把每天的蔬菜单发在朋友圈或微信群里,消费者通过微信、短信或电话下单,第二天集中配送一个很小范围的区域,收取7元左右的配送费,也能经营下去。
既然餐饮外卖也是服务一个个小区域,那美团这种全国性平台的价值是什么?除了靠规模效应经营下去外,以标准化服务满足部分人口流动状态(出差大军)的用餐需求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规模。用户在一站式平台上的留存率与协同效应是衡量平台价值的重要依据。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