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0 / 1095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知识产权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国际人才自由港正式启动运行.自去年8月国务院批复中新广州知识城(以下简称“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以来,知识城迎来了又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十年”。目前,知识城正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朝着打造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开放合作示范区的方向加快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
投产后,每月将生产19000片12英寸晶圆,实现FCBGA衬底作为CPU/GPU/FPGA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建成半导体外延用碳化硅涂层石墨基座研发机构.近期,广州心悦半导体二期、深南电路项目等七大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已落户广州开发区建设,大部分集中在知识城湾区半导体产业园。
备受关注的广东芯芯片项目是广东省唯一的12英寸晶圆生产线,也是知识城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的标志性项目。走进广州心悦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只见一排排高精度机器有序运转。公司副总裁李海明告诉记者,目前,广东半导体已吸引涵盖设备、材料等上下游产业的32家半导体企业入驻,其中营业额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7家。
广东核心项目所在的湾区半导体产业园位于知识城北部。园区定位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广东省集成电路特色制造承载区。目标是到2025年,园区集成电路企业年营收总额超过650亿元,成为全省集成电路产业的标杆。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核心集聚区,总营收超过3000亿元。
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知识城形成了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除集成电路外,还形成了以百济神州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以Xpeng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在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的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园区,百济神州将陆续打造三大巨型生产基地,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带动程诺建华、绿野、恒瑞、龙沙等30多个生物医药枢纽项目落户知识城,总投资超200亿元,预计总营收近千亿元。
构建高端人才“强磁场”
近日,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人才自由港运营启动暨广东省博士、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揭牌在知识城举行。
作为广州开发区在知识城重点打造的人才项目孵化平台之一,国际人才自由港构建全国首个“一核两驱多点”人才赋能体系,以“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项目”为驱动,打造首个“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零跑’”服务中心,建立首个立足新加坡和欧洲国家的海外人才引进网络,建设国家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正式运营后,将全面整合涉外人才服务,进一步探索人才发展和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为广州开发区全球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生活、享受”的贴心服务,为知识城建设gl国家知识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经过多年发展,知识城已成为全国唯一实现“专利、商标、版权”统一管理的园区,也是知识产权保护要素最集中的区域。知识产权服务园区也日渐成型,全国专利审查合作广东中心、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广东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集群中心等300多家专业服务机构集聚。
知识城市不断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和机制模式。2021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在广州开发区开展外国人参加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和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试点工作。试点期为3年,为中新两国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合作提供了起点。
知识城推动了“粤港澳知识产权十条互认”政策、“美玉十条”2.0政策及其实施细则的颁布实施,鼓励知识城企业以其合法拥有的新加坡知识产权或其合法服务的新加坡居民获得融资支持,有效解决了融资渠道狭窄、跨境融资困难等问题。积极实施《加快集聚境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工作方案》,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开展联合项目等方式,为推动中新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增加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供给提供全方位支持。截至2020年底,广州开发区有效发明专利17341件,中国及广东省授予专利197件,每万人拥有高价值专利近54件。知识城“探索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综合改革试验”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首批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项目和典型案例。(庞)
在湾区创造创新的源泉
2021-07-20 / 1095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知识产权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国际人才自由港正式启动运行.自去年8月国务院批复中新广州知识城(以下简称“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以来,知识城迎来了又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十年”。目前,知识城正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朝着打造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开放合作示范区的方向加快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
投产后,每月将生产19000片12英寸晶圆,实现FCBGA衬底作为CPU/GPU/FPGA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建成半导体外延用碳化硅涂层石墨基座研发机构.近期,广州心悦半导体二期、深南电路项目等七大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已落户广州开发区建设,大部分集中在知识城湾区半导体产业园。
备受关注的广东芯芯片项目是广东省唯一的12英寸晶圆生产线,也是知识城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的标志性项目。走进广州心悦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只见一排排高精度机器有序运转。公司副总裁李海明告诉记者,目前,广东半导体已吸引涵盖设备、材料等上下游产业的32家半导体企业入驻,其中营业额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7家。
广东核心项目所在的湾区半导体产业园位于知识城北部。园区定位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广东省集成电路特色制造承载区。目标是到2025年,园区集成电路企业年营收总额超过650亿元,成为全省集成电路产业的标杆。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核心集聚区,总营收超过3000亿元。
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知识城形成了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除集成电路外,还形成了以百济神州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以Xpeng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在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的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园区,百济神州将陆续打造三大巨型生产基地,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带动程诺建华、绿野、恒瑞、龙沙等30多个生物医药枢纽项目落户知识城,总投资超200亿元,预计总营收近千亿元。
构建高端人才“强磁场”
近日,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人才自由港运营启动暨广东省博士、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揭牌在知识城举行。
作为广州开发区在知识城重点打造的人才项目孵化平台之一,国际人才自由港构建全国首个“一核两驱多点”人才赋能体系,以“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项目”为驱动,打造首个“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零跑’”服务中心,建立首个立足新加坡和欧洲国家的海外人才引进网络,建设国家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正式运营后,将全面整合涉外人才服务,进一步探索人才发展和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为广州开发区全球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生活、享受”的贴心服务,为知识城建设gl国家知识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经过多年发展,知识城已成为全国唯一实现“专利、商标、版权”统一管理的园区,也是知识产权保护要素最集中的区域。知识产权服务园区也日渐成型,全国专利审查合作广东中心、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广东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集群中心等300多家专业服务机构集聚。
知识城市不断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和机制模式。2021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在广州开发区开展外国人参加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和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试点工作。试点期为3年,为中新两国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合作提供了起点。
知识城推动了“粤港澳知识产权十条互认”政策、“美玉十条”2.0政策及其实施细则的颁布实施,鼓励知识城企业以其合法拥有的新加坡知识产权或其合法服务的新加坡居民获得融资支持,有效解决了融资渠道狭窄、跨境融资困难等问题。积极实施《加快集聚境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工作方案》,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开展联合项目等方式,为推动中新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增加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供给提供全方位支持。截至2020年底,广州开发区有效发明专利17341件,中国及广东省授予专利197件,每万人拥有高价值专利近54件。知识城“探索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综合改革试验”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首批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项目和典型案例。(庞)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