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6 / 1428
首先,消费领域的价格总体稳定
CPI比以前低,比以前高。上半年消费市场供给相对较好,CPI上涨0.5%,较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从月份来看,前两个月,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CPI分别下降0.3%和0.2%;随着基数逐渐下降,3月份转为同比增长0.4%,之后逐月上升至1.3%;受猪肉价格跌幅扩大带动,6月份涨幅小幅回落,上涨1.1%。
食品价格略有下降。上半年食品价格由去年同期的16.2%变为0.2%,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主要受猪肉价格大幅回落带动。食品方面,随着生猪生产持续恢复,猪肉价格同比连续9个月下降,上半年平均下降19.3%,影响CPI约0.45个百分点;受猪肉价格下降带动,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下降7.7%和2.4%,对CPI影响约0.07个百分点;受供应减少、饲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淡水鱼价格自年初以来大幅上涨,上半年平均上涨19.9%,同比上涨13.1个百分点,对CPI影响约0.12个百分点;鸡蛋价格上涨9.3%,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7.9%,共同影响CPI上涨约0.10个百分点。
非食品价格上涨。上半年非食品价格上涨0.7%,与去年同期持平,影响CPI涨幅约0.57个百分点。非食品类产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由去年同期下降0.6%转为上涨0.9%,影响CPI上涨约0.28个百分点,主要是能源价格上涨较多。上半年汽柴油价格分别上涨8.5%和9.2%,合计影响CPI涨幅约0.24个百分点。除能源外的工业消费品价格普遍稳中略涨,上半年平均上涨0.1%;其中,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台式电脑、电视、空调、冰箱等工业消费品价格自4月份以来同比上涨,6月份涨幅分别为3.2%、3.0%、2.0%和1.2%。服务消费持续恢复,物价同比逐月上涨,上半年平均上涨0.3%,较去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影响CPI涨幅约0.14个百分点。其中,机票、酒店住宿等旅游服务价格反弹尤为明显,分别从1月份的33.2%和5.3%回升至6月份的27.0%和5.8%;教育服务和医疗服务价格稳中有升,上半年分别上涨1.8%和0.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0.4%,比去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
二是生产领域价格涨幅回落到高位
PPI继续逐月上涨。上半年PPI同比增长5.1%,而不是去年同期的1.9%。分月看,1月PPI结束连续11个月下降趋势,上涨0.3%;2月后,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叠加去年同期比较基数较低,同比增速迅速扩大,5月升至9.0%;随着国内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初见成效,市场供需关系趋于改善,6月同比增长8.8%,增速略有回落。
上游三大黑色和一种颜色产业的价格大幅上涨
一些中下游产业价格上涨。受上游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影响,部分中下游行业面临较大的涨价压力。上半年,以钢铁、有色金属为原材料的行业价格同比涨幅较大。铜线制造业价格上涨29.5%,电线电缆制造业价格上涨14.6%。石化相关行业价格大幅上涨。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价格上涨24.4%,合成材料制造业价格上涨18.4%。农产品价格上涨了。磷肥、氮肥、地膜价格分别上涨15.8%、12.6%、6.0%。部分消费品制造价格上涨。其中,电视制造业价格上涨17.4%。
确保供应和稳定价格的措施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得益于各地多措并举保供稳价,PPI环比和同比分别上涨0.3%和8.8%,增速较上月分别回落1.3和0.2个百分点。环比来看,在增产增供措施作用下,6月份煤炭采选业价格涨幅回落5.4个百分点,钢铁、有色等金属相关行业价格由涨转跌,降幅分别为0.7%和0.1%。与去年同期相比,油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价格涨幅分别下降45.5、3.7、2.6和0.6个百分点。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
(原链接: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107/16/t20210716 _ 36723055 . shtml)
王: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生产价格高位运行
2021-07-16 / 1428
首先,消费领域的价格总体稳定
CPI比以前低,比以前高。上半年消费市场供给相对较好,CPI上涨0.5%,较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从月份来看,前两个月,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CPI分别下降0.3%和0.2%;随着基数逐渐下降,3月份转为同比增长0.4%,之后逐月上升至1.3%;受猪肉价格跌幅扩大带动,6月份涨幅小幅回落,上涨1.1%。
食品价格略有下降。上半年食品价格由去年同期的16.2%变为0.2%,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主要受猪肉价格大幅回落带动。食品方面,随着生猪生产持续恢复,猪肉价格同比连续9个月下降,上半年平均下降19.3%,影响CPI约0.45个百分点;受猪肉价格下降带动,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下降7.7%和2.4%,对CPI影响约0.07个百分点;受供应减少、饲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淡水鱼价格自年初以来大幅上涨,上半年平均上涨19.9%,同比上涨13.1个百分点,对CPI影响约0.12个百分点;鸡蛋价格上涨9.3%,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7.9%,共同影响CPI上涨约0.10个百分点。
非食品价格上涨。上半年非食品价格上涨0.7%,与去年同期持平,影响CPI涨幅约0.57个百分点。非食品类产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由去年同期下降0.6%转为上涨0.9%,影响CPI上涨约0.28个百分点,主要是能源价格上涨较多。上半年汽柴油价格分别上涨8.5%和9.2%,合计影响CPI涨幅约0.24个百分点。除能源外的工业消费品价格普遍稳中略涨,上半年平均上涨0.1%;其中,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台式电脑、电视、空调、冰箱等工业消费品价格自4月份以来同比上涨,6月份涨幅分别为3.2%、3.0%、2.0%和1.2%。服务消费持续恢复,物价同比逐月上涨,上半年平均上涨0.3%,较去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影响CPI涨幅约0.14个百分点。其中,机票、酒店住宿等旅游服务价格反弹尤为明显,分别从1月份的33.2%和5.3%回升至6月份的27.0%和5.8%;教育服务和医疗服务价格稳中有升,上半年分别上涨1.8%和0.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0.4%,比去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
二是生产领域价格涨幅回落到高位
PPI继续逐月上涨。上半年PPI同比增长5.1%,而不是去年同期的1.9%。分月看,1月PPI结束连续11个月下降趋势,上涨0.3%;2月后,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叠加去年同期比较基数较低,同比增速迅速扩大,5月升至9.0%;随着国内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初见成效,市场供需关系趋于改善,6月同比增长8.8%,增速略有回落。
上游三大黑色和一种颜色产业的价格大幅上涨
一些中下游产业价格上涨。受上游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影响,部分中下游行业面临较大的涨价压力。上半年,以钢铁、有色金属为原材料的行业价格同比涨幅较大。铜线制造业价格上涨29.5%,电线电缆制造业价格上涨14.6%。石化相关行业价格大幅上涨。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价格上涨24.4%,合成材料制造业价格上涨18.4%。农产品价格上涨了。磷肥、氮肥、地膜价格分别上涨15.8%、12.6%、6.0%。部分消费品制造价格上涨。其中,电视制造业价格上涨17.4%。
确保供应和稳定价格的措施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得益于各地多措并举保供稳价,PPI环比和同比分别上涨0.3%和8.8%,增速较上月分别回落1.3和0.2个百分点。环比来看,在增产增供措施作用下,6月份煤炭采选业价格涨幅回落5.4个百分点,钢铁、有色等金属相关行业价格由涨转跌,降幅分别为0.7%和0.1%。与去年同期相比,油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价格涨幅分别下降45.5、3.7、2.6和0.6个百分点。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
(原链接: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107/16/t20210716 _ 36723055 . shtml)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