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5 / 1801
国家统计局
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精准实施宏观政策。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复苏,生产需求持续上升,就业价格总体平稳,新动能快速增长,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市场主体预期较好,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增、稳中有降态势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下降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为5.3%,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季度方面,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速为5.0%;第二季度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产业方面,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8402亿元,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07154亿元,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96611亿元,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4.9%。环比来看,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
一是夏粮复收,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
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7%。其中,二季度增速为3.7%,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全国夏粮总产量14582万吨(2916亿斤),比上年增加296.7万吨(59.3亿斤),增长2.1%。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油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上半年猪牛羊禽产量429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3.0%,其中猪肉产量增长35.9%;牛奶产量同比增长7.6%,鸡蛋产量同比下降4.1%。二季度末生猪存栏量为43911万头,同比增长29.2%;其中,可育母猪4564万头,同比增长25.7%。
二是工业生产稳步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0%,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同比增长8.9%。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6.5%;环比增长0.56%。三大类方面,上半年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两年平均增长2.5%;制造业增长17.1%,两年平均增速7.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4%,两年平均增长6.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两年平均增长13.2%。产品方面,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205.0%、69.8%、48.1%,两年平均增速均在30%以上。经济类型方面,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15.8%,港澳台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7.0%;民营企业同比增长18.3%。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9%,高于2008年的临界点
6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连续16个月高于临界点。从行业来看,与线上消费密切相关的邮政快递、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业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7.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货币金融服务、保险业均位于60.0%以上的高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来看,商业活动预期指数为60.4%,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四是市场销售逐步改善,消费升级商品快速增长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904万亿元,同比增长23.0%,两年平均增长4.4%,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3.9%,两年平均增长4.6%。6月,该协会
其他指示器环数据表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连锁增长率(%)
固定资产投资
(不包括农民)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20年6月
1.29
0.51
1.02
七月
0.92
0.24
0.35
八月
0.36
1.00
九月
1.06
0.45
4.19
十月,
0.78
0.41
0.37
11月,
0.60
0.38
1.25
12月,
0.65
0.20
0.89
2021年1月
0.32
-0.18
二月
0.68
0.53
0.99
行进
0.91
四月
0.52
0.47
0.26
五月
0.81
六月
0.56
0.70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范围每年都在变化,为保证今年的数据与上年数据具有可比性,用于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率的同期数尽可能与本期企业的统计范围一致,与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都有企业达到规模被纳入调查范围,也有企业因为规模较小而退出调查范围。也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入(暂停)销售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的产出数据存在跨区域重复统计的现象。根据专项调查,企业集团(公司)跨区域重复产出被消除。
(5)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报告期内服务业产出相对于基期的变化。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者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工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其中,规模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单位)、年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单位)、年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企业(单位)。
由于规模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的企业(单位)范围每年都在变化,为确保今年数据与上年数据具有可比性,用于计算规模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速的同期数据与本期企业(单位)统计范围一致,与去年公布的数据口径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达到限额标准,被纳入排查范围。同时,部分企业(单位)因规模较小,未达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影响新开业的企业、破产和注入(暂停)销售的企业(单位)。
网上零售是指通过公共网上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的零售
…
19.8
电力和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0.8
13.0
(4)主要产品产量
发电量(1亿千瓦时)
6860
7.4
38717
13.7
生铁(万吨)
7578
-2.7
45638
4.0
粗钢(万吨)
9388
1.5
56333
11.8
钢(10,000吨)
12072
3.0
69831
13.9
水泥(万吨)
22433
-2.9
114698
14.1
原油加工能力(万吨)
6082
5.1
35335
10.7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549
8.0
3255
11.0
焦炭(万吨)
3891
-3.2
23709
4.1
硫酸(100%)(万吨)
727
-1.3
4599
9.1
烧碱(100%) (10,000吨)
320
6.0
1926
乙烯(万吨)
233
31.1
1400
26.6
化纤(万吨)
586
6.1
3337
17.1
平板玻璃(万重箱)
8707
10.3
50841
微型计算机设备(10,000台)
4108
30.9
21992
43.9
集成电路(1亿片)
308
1712
48.1
汽车(万辆)
203.8
-13.1
1279
26.4
其中:汽车(万辆)
74.3
456
25.0
(5)产品销售率(%)
97.1
-0.8
(百分比)
97.6
0.4
(6)出口交货值(亿元)
12123
13.4
66674
22.9
四.服务业生产指数
10.9
21.5
土地购买面积(万平方米)
7021
-11.8
待售商品房面积(万平方米)
51079
0.0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7586
12.1
211904
23.0
其中:规模以上消费品零售
14891
13.2
78939
(a)按企业所在地
城镇
32552
12.0
184098
23.3
农村
5034
12.5
27807
21.4
(2)按消费类型划分
餐饮收入
3923
20.2
21712
48.6
其中:规模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897
28.6
4945
56.3
商品零售
33663
11.2
190192
20.6
其中:规模以上单位商品零售
13993
12.3
73994
24.8
谷物、石油和食品
1419
15.6
8047
10.5
饮料类别
280
29.1
1354
29.2
烟酒
392
18.2
2268
32.0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
1174
12.8
6738
33.7
化妆品类别
379
13.5
1917
金银珠宝
240
26.0
1526
59.9
商品类别
693
14.0
3540
家用电器和视听设备
1105
8.9
4424
19.3
中西药
504
8.5
2787
文化办公用品
433
25.9
1804
设备
161
781
30.0
通信设备类别
659
15.9
3004
26.1
石油和产品
1823
21.9
9673
5.8
纺织原料
4.8
2.0
十二。农产品生产者价格
0.1
(第二季度)
3.5
农产品
11.3
14.3
谷物
20.0
23.7
小麦
3.8
稻田
0.8
玉米
32.8
36.7
含油种子
糖
-0.9
-0.1
蔬菜
3.1
水果
-0.5
-2.5
茶渣
2.8
林业产品
4.7
2.2
木材
2.3
0.6
饲养动物及其产品
-15.6
-8.3
猪
-33.4
-18.9
活着的牛
10.4
活羊
5.5
7.0
活家禽
5.4
5.0
禽蛋
16.2
渔业产品
17.3
十三.居民收入和支出(元/人)
(=NationalBureauofStandards)国家标准局
上半年,国民经济稳定增强
2021-07-15 / 1801
国家统计局
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精准实施宏观政策。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复苏,生产需求持续上升,就业价格总体平稳,新动能快速增长,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市场主体预期较好,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增、稳中有降态势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下降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为5.3%,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季度方面,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速为5.0%;第二季度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产业方面,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8402亿元,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07154亿元,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96611亿元,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4.9%。环比来看,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
一是夏粮复收,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
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7%。其中,二季度增速为3.7%,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全国夏粮总产量14582万吨(2916亿斤),比上年增加296.7万吨(59.3亿斤),增长2.1%。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油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上半年猪牛羊禽产量429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3.0%,其中猪肉产量增长35.9%;牛奶产量同比增长7.6%,鸡蛋产量同比下降4.1%。二季度末生猪存栏量为43911万头,同比增长29.2%;其中,可育母猪4564万头,同比增长25.7%。
二是工业生产稳步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0%,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同比增长8.9%。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6.5%;环比增长0.56%。三大类方面,上半年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两年平均增长2.5%;制造业增长17.1%,两年平均增速7.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4%,两年平均增长6.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两年平均增长13.2%。产品方面,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205.0%、69.8%、48.1%,两年平均增速均在30%以上。经济类型方面,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15.8%,港澳台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7.0%;民营企业同比增长18.3%。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9%,高于2008年的临界点
6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连续16个月高于临界点。从行业来看,与线上消费密切相关的邮政快递、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业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7.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货币金融服务、保险业均位于60.0%以上的高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来看,商业活动预期指数为60.4%,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四是市场销售逐步改善,消费升级商品快速增长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904万亿元,同比增长23.0%,两年平均增长4.4%,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3.9%,两年平均增长4.6%。6月,该协会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86亿元,同比增长12.1%,两年平均增长4.9%;环比增长0.70%。上半年,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4098亿元,同比增长23.3%,两年平均增长4.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807亿元,同比增长21.4%,两年平均增长4.0%。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90192亿元,同比增长20.6%,两年平均增长4.9%;餐饮收入21712亿元,同比增长48.6%,规模与2019年上半年基本持平。按商品类别分,限额以上单位18个商品类别同比增速均超过10%,其中七成以上商品类别同比增速超过20%。从两年平均增速看,除石油类商品外,其他商品类别商品零售额均为正增长,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9类商品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速超过10%。全国网上零售额61133亿元,同比增长23.2%,两年平均增长15.0%,比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0263亿元,增长18.7%,两年平均增长16.5%,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7%,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五、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恢复,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加快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5900亿元,同比增长12.6%,6月份环比增长0.35%;两年平均增长4.4%,比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分领域看,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2.4%,比1-5月份略降;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2%,两年平均增长2.0%,比1-5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5.0%,两年平均增长8.2%,比1-5月份略降。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86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7%,两年平均增长8.1%;商品房销售额92931亿元,同比增长38.9%,两年平均增长1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3%,两年平均增长13.2%;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3%,两年平均增长2.9%;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4.8%。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3.8%。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5%,两年平均增长14.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9.7%、12.0%,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7.1%、9.5%。高技术制造业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7.5%、34.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6.3%、18.7%;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2.9%、28.4%,两年平均分别增长32.5%、15.9%。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10.7%;其中卫生投资、教育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5.5%、14.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4.9%、12.5%。
六、货物进出口快速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80651亿元,同比增长27.1%。其中,出口98493亿元,同比增长28.1%;进口82157亿元,同比增长25.9%;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6336亿元。贸易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2%,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1.9%,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7.8%,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6月份,进出口总额32916亿元,同比增长22.0%。其中,出口18122亿元,同比增长20.2%;进口14794亿元,同比增长24.2%。
七、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仍处高位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5%,一季度同比持平。其中,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1%,涨幅比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上半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6%,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4%。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0.4%,衣着价格同比持平,居住价格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1%,交通通信价格上涨1.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9%,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1%。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19.3%,粮食价格上涨1.2%,鲜果价格上涨2.6%,鲜菜价格上涨3.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4%,一季度为同比持平。
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1%,涨幅比一季度扩大3.0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同比上涨8.8%,涨幅比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7.1%,涨幅比一季度扩大4.3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同比上涨13.1%,环比上涨0.8%。
八、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月持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3.5%。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5月份持平,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0%,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1%。16-24岁人口、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5.4%、4.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5月份持平。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6小时,比5月份增加0.3小时。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8233万人。
九、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缩小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名义增长12.6%,这主要是受到去年上半年低基数的影响,两年平均增长7.4%,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2.0%,两年平均增长5.2%,略低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25元,同比名义增长11.4%,实际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48元,同比名义增长14.6%,实际增长14.1%。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同比分别名义增长12.1%、17.5%、15.0%、9.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61,比上年同期缩小0.0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897元,增长11.6%。
总的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但也要看到,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不均衡,巩固稳定恢复发展的基础仍需努力。下一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大力助企纾困发展,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瞻前顾后统筹调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附注
(1)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2)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近一年来各期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1年二季度GDP环比数据、2021年6月份其他指标环比数据如下:
2020年各季度及2021年一季度、二季度GDP环比增长率分别为-8.7%、10.0%、2.8%、3.0%、0.4%和1.3%。
其他指示器环数据表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连锁增长率(%)
固定资产投资
(不包括农民)
连锁增长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连锁增长率(%)
2020年6月
1.29
0.51
1.02
七月
0.92
0.24
0.35
八月
1.02
0.36
1.00
九月
1.06
0.45
4.19
十月,
0.78
0.41
0.37
11月,
0.60
0.38
1.25
12月,
0.65
0.20
0.89
2021年1月
0.65
0.32
-0.18
二月
0.68
0.53
0.99
行进
0.60
0.20
0.91
四月
0.52
0.47
0.26
五月
0.53
0.36
0.81
六月
0.56
0.35
0.70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范围每年都在变化,为保证今年的数据与上年数据具有可比性,用于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率的同期数尽可能与本期企业的统计范围一致,与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都有企业达到规模被纳入调查范围,也有企业因为规模较小而退出调查范围。也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入(暂停)销售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的产出数据存在跨区域重复统计的现象。根据专项调查,企业集团(公司)跨区域重复产出被消除。
(5)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报告期内服务业产出相对于基期的变化。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者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工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其中,规模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单位)、年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单位)、年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企业(单位)。
由于规模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的企业(单位)范围每年都在变化,为确保今年数据与上年数据具有可比性,用于计算规模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速的同期数据与本期企业(单位)统计范围一致,与去年公布的数据口径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达到限额标准,被纳入排查范围。同时,部分企业(单位)因规模较小,未达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影响新开业的企业、破产和注入(暂停)销售的企业(单位)。
网上零售是指通过公共网上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的零售
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7)根据统计执法检查和统计调查制度规定,对上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修订,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8)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
(9)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10)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据来源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11)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表
2021年6月份及上半年主要统计数据
指 标
6月
1-6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一、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282857
(二季度)
7.9
(二季度)
532167
12.7
第一产业
17070
(二季度)
7.6
(二季度)
28402
7.8
第二产业
114531
(二季度)
7.5
(二季度)
207154
14.8
第三产业
151257
(二季度)
8.3
(二季度)
296611
11.8
二、农业
猪牛羊禽肉(万吨)
…
…
4291
23.0
其中:猪肉(万吨)
…
…
2715
35.9
生猪存栏(万头)
…
…
43911
29.2
生猪出栏(万头)
…
…
33742
34.4
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8.3
…
15.9
(一)分经济类型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5.4
…
11.9
其中:股份制企业
…
9.0
…
15.8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6.4
…
17.0
其中:私营企业
…
10.2
…
18.3
(二)分三大门类
采矿业
…
0.7
…
6.2
制造业
…
8.7
…
17.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11.6
…
13.4
(三)主要行业增加值
纺织业
…
-1.3
…
8.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9.8
…
14.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8.7
…
18.8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4.1
…
11.5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3.9
…
24.3
汽车制造业
…
-4.3
…
21.8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6.8
…
15.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5.0
…
29.4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
19.8
电力和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10.8
…
13.0
(4)主要产品产量
发电量(1亿千瓦时)
6860
7.4
38717
13.7
生铁(万吨)
7578
-2.7
45638
4.0
粗钢(万吨)
9388
1.5
56333
11.8
钢(10,000吨)
12072
3.0
69831
13.9
水泥(万吨)
22433
-2.9
114698
14.1
原油加工能力(万吨)
6082
5.1
35335
10.7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549
8.0
3255
11.0
焦炭(万吨)
3891
-3.2
23709
4.1
硫酸(100%)(万吨)
727
-1.3
4599
9.1
烧碱(100%) (10,000吨)
320
6.0
1926
10.8
乙烯(万吨)
233
31.1
1400
26.6
化纤(万吨)
586
6.1
3337
17.1
平板玻璃(万重箱)
8707
10.3
50841
10.8
微型计算机设备(10,000台)
4108
30.9
21992
43.9
集成电路(1亿片)
308
43.9
1712
48.1
汽车(万辆)
203.8
-13.1
1279
26.4
其中:汽车(万辆)
74.3
-13.1
456
25.0
(5)产品销售率(%)
97.1
-0.8
(百分比)
97.6
0.4
(百分比)
(6)出口交货值(亿元)
12123
13.4
66674
22.9
四.服务业生产指数
…
10.9
…
21.5
五、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亿元)
…
…
255900
12.6
其中:民间投资
…
…
147957
15.4
分产业
第一产业
…
…
6564
21.3
第二产业
…
…
76354
16.3
第三产业
…
…
172982
10.7
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
…
119844
18.8
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亿平方米)
…
…
119.3
6.5
六、房地产开发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
…
72179
15.0
其中:住宅
…
…
54244
17.0
办公楼
…
…
2910
6.7
商业营业用房
…
…
6054
3.5
(二)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
…
873251
10.2
其中:住宅
…
…
617480
10.5
办公楼
…
…
34256
4.4
商业营业用房
…
…
83296
1.0
(三)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
…
…
101288
3.8
其中:住宅
…
…
75515
5.5
办公楼
…
…
2425
-15.0
商业营业用房
…
…
6977
-12.7
(四)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
…
36481
25.7
其中:住宅
…
…
26254
27.0
办公楼
…
…
1245
21.0
商业营业用房
…
…
3402
10.4
(五)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
…
88635
27.7
其中:住宅
…
…
79081
29.4
办公楼
…
…
1418
10.0
商业营业用房
…
…
3868
5.7
(六)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
…
92931
38.9
其中:住宅
…
…
84633
41.9
办公楼
…
…
1980
10.7
商业营业用房
…
…
4216
8.8
(七)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
(亿元)
…
…
102898
23.5
其中:国内贷款
…
…
13465
-2.4
利用外资
…
…
42
-9.1
自筹资金
…
…
30153
11.9
定金及预收款
…
…
39625
49.7
个人按揭贷款
…
…
16355
土地购买面积(万平方米)
…
…
7021
-11.8
待售商品房面积(万平方米)
…
…
51079
0.0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7586
12.1
211904
23.0
其中:规模以上消费品零售
14891
13.2
78939
26.4
(a)按企业所在地
城镇
32552
12.0
184098
23.3
农村
5034
12.5
27807
21.4
(2)按消费类型划分
餐饮收入
3923
20.2
21712
48.6
其中:规模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897
28.6
4945
56.3
商品零售
33663
11.2
190192
20.6
其中:规模以上单位商品零售
13993
12.3
73994
24.8
谷物、石油和食品
1419
15.6
8047
10.5
饮料类别
280
29.1
1354
29.2
烟酒
392
18.2
2268
32.0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
1174
12.8
6738
33.7
化妆品类别
379
13.5
1917
26.6
金银珠宝
240
26.0
1526
59.9
商品类别
693
14.0
3540
22.9
家用电器和视听设备
1105
8.9
4424
19.3
中西药
504
8.5
2787
11.2
文化办公用品
433
25.9
1804
22.9
设备
161
13.4
781
30.0
通信设备类别
659
15.9
3004
26.1
石油和产品
1823
21.9
9673
21.7汽车类
3867
4.5
21907
30.4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183
19.1
885
32.9
八、进出口(亿元)
进出口总额
32916
22.0
180651
27.1
出口额
18122
20.2
98493
28.1
进口额
14794
24.2
82157
25.9
九、居民消费价格
…
1.1
…
0.5
其中:城市
…
1.2
…
0.6
农村
…
0.7
…
0.4
其中:食品
…
-1.7
…
-0.2
非食品
…
1.7
…
0.7
其中:消费品
…
1.1
…
0.7
服务
…
1.0
…
0.3
分类别
食品烟酒
…
-0.4
…
0.4
衣着
…
0.4
…
0.0
居住
…
0.9
…
0.2
生活用品及服务
…
0.3
…
0.1
交通通信
…
5.8
…
1.9
教育文化娱乐
…
1.5
…
0.9
医疗保健
…
0.3
…
0.3
其他用品及服务
…
-0.9
…
-1.1
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
8.8
…
5.1
生产资料
…
11.8
…
6.8
采掘
…
35.1
…
18.5
原材料
…
18.0
…
10.4
加工
…
7.4
…
4.3
生活资料
…
0.3
…
0.1
食品
…
1.4
…
1.8
衣着
…
-0.8
…
-0.9
一般日用品
…
0.3
…
0.2
耐用消费品
…
-0.6
…
-1.2
十一、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
13.1
…
7.1
燃料、动力类
…
22.8
…
8.1
黑色金属材料类
…
27.7
…
18.4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
…
26.8
…
18.9
化工原料类
…
17.1
…
8.7
木材及纸浆类
…
7.4
…
3.7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
…
5.7
…
0.9
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
…
3.8
…
1.8
农副产品类
…
5.4
…
5.8
纺织原料
…
4.8
…
2.0
十二。农产品生产者价格
…
0.1
(第二季度)
…
3.5
农产品
…
11.3
(第二季度)
…
14.3
谷物
…
20.0
(第二季度)
…
23.7
小麦
…
3.8
(第二季度)
…
4.8
稻田
…
0.8
(第二季度)
…
3.5
玉米
…
32.8
(第二季度)
…
36.7
含油种子
…
3.5
(第二季度)
…
3.8
糖
…
-0.9
(第二季度)
…
-0.1
蔬菜
…
0.0
(第二季度)
…
3.1
水果
…
-0.5
(第二季度)
…
-2.5
茶渣
…
3.5
(第二季度)
…
2.8
林业产品
…
4.7
(第二季度)
…
2.2
木材
…
2.3
(第二季度)
…
0.6
饲养动物及其产品
…
-15.6
(第二季度)
…
-8.3
猪
…
-33.4
(第二季度)
…
-18.9
活着的牛
…
5.8
(第二季度)
…
10.4
活羊
…
5.5
(第二季度)
…
7.0
活家禽
…
5.4
(第二季度)
…
5.0
禽蛋
…
16.2
(第二季度)
…
13.2
渔业产品
…
17.3
(第二季度)
…
10.3
十三.居民收入和支出(元/人)
(=NationalBureauofStandards)国家标准局
p;(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17642
12.0
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
…
…
24125
10.7
农村居民
…
…
9248
14.1
按收入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
…
…
10104
12.1
经营净收入
…
…
2752
17.5
财产净收入
…
…
1582
15.0
转移净收入
…
…
3204
9.0
(二)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
…
14897
11.6
(三)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
…
11471
17.4
城镇居民
…
…
14566
16.0
农村居民
…
…
7464
19.7
(四)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
(万人,二季度末)
…
…
18233
2.7
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元/人)
…
…
4290
17.6
注:
1.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计算;全国及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增速为实际增长速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项增速、中位数增速为名义增速;其他指标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2.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
3.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4.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5.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图
推荐文章